舊稱阿猴的屏東市,雖然不是屏東熱門的觀光據點,然而我們有幸藉著「幸福驛町」的踏查計劃及訪友的機會,來阿猴城尋古意,結果發現,屏東市內既有不少古蹟,還有越來越多加入年輕元素的老眷村、老社區呢!
屏東火車站
屏東站設於1913年,因屏東舊稱「阿猴」,所以設站初始名為「阿猴驛」,1920年站名和地名同時改為「屏東」。
目前的鋼筋水泥平面站房建於1962年,但也快拆掉了,因為配合台鐵捷運化工程計劃,已開始興建高架車站。牆上可以看到未來站房的外觀。
站內設有遊客服務中心,及台鐵便當、紀念品販賣部。
目前是一等站,為西部幹線雙軌電氣化路段終點,但未來雙軌電氣化將延伸至潮州站。
「幸福100」的戳章圖案為熱帶水果(鳳梨、香蕉、芒果、木瓜、椰子),充分展現南國的味道!
踏查日期:2011年10月13日
阿猴城尋古意
.鑽石大旅社(光復路112之1號)
去年進行鐵道一人旅時,需要一個便宜又離火車站近的落腳處,我選擇「鑽石大旅社」,既方便,又能懷舊一下^^!上網搜尋情報時,找不到網友分享的住宿經驗,倒也不意外,現在的年輕人啊都嘛喜歡住又新又漂亮的民宿囉!
其實,現在許多都市的市中心,都有一些老舊飯店、旅館,為了提高競爭力,將內部重新裝修,並且提高服務品質,然而價格還是很低廉,對我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。鑽石大旅社就在火車站斜對面,從火車站出來後左轉,走150公尺就到了,對火車+雙腿族超級方便,隔天要搭火車也不用趕路。
搭火車去玩時,每到一個點,都要走不少路,所以,能省點腿力就盡量省囉,和我一樣的 "火車+雙腿族" 不妨考慮來鑽石大旅社懷舊一下?
.屏東觀光夜市(民族路復興路橋下)
一個人逛夜市其實沒什麼樂趣,外加海豚狗出遊能省則省,隨便吃一盤蚵仔煎就搞定晚餐了。這裡特別想留下旅遊記錄的是,逛夜市時看到已有半世紀歷史的「國寶影城」,感覺很有老市區的氣氛呢!
.朝陽門(中山公園田徑場及網球場之間)
三級古蹟朝陽門,建於西元1836年,是阿猴城(屏東市舊稱)的東門,非常漂亮哦!照片曝光時間不足,其實晚上去看城門,光線還是足夠的。
.屏東教會(仁愛路56號)
屏東朋友推薦的百年教堂,設教於1871年,仿歌德式建築非常漂亮,不過外觀 "貼皮" 整修得很新,喜歡老教堂的網友最好先擺脫「台中柳原教會」的印象再去看唄。
.勝利新村(青島街)
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手中接收的日式建築群,民國政府來台之後,變成國軍重要的軍官官舍。隨著國防部對於眷舍改革的規劃腳步,許多地區面臨改建與拆遷的方式,然而這幸運的71棟日式建築在屏東縣政府奔走下被保留下來,如今青島街、勝義巷、清營巷兩側房舍有不少已改裝為咖啡屋,成為白天看老建築、晚上逛街喝咖啡的好去處。
這一帶最重要的景點:將軍之屋(立正!),摘錄屋前的說明牌 "作為陸軍官校校長的官舍,屏東將軍之屋紀錄了當代將領軍旅生活的點滴。......早已沒有人記的清楚曾有多少將軍住過這裡,勝利新村的老眷戶總是笑著說:「反正,住過這兒的,絕對都是將軍!」"
另外,「軍歌館」也是開放式的展館。
.屏東書院(勝利路38號)
建於1815年,光復後被改為孔廟,現在又改稱回屏東書院。整修得很漂亮,在陽光下拍起來格外鮮豔,所以這裡就多貼幾張照片囉!
.崇蘭蕭氏家廟、阿緱地方文化館、456藝術巷弄(崇蘭里69號)
蕭氏家廟創建於1880年,於2004年指定為屏東縣定古蹟。該區發展協會近年來推動社造,成立阿緱地方文化館,並將周邊巷道美化,使得遊客來此不只看古蹟,還能走逛整個社區,串連其他小景點(地方文化館裡備有社區地圖),對社區獲得一個比較深度的印象。
下次連假不想人擠人,來去屏東走逛如何?
最新踏查日期:2012年12月2日、2015年11月2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