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霄的虎頭山上有一座建於1937年的神社,為台灣僅存的幾座之一,據說保存的完整度僅次於桃園神社。喜愛看古蹟的海豚狗,行經通霄,自然不想錯過這個景點囉!
通霄火車站
通霄站外觀,是海線火車站常見的、半新不舊的小站。
站內大廳角落裡的…寫字桌!好貼心呀哈哈!
月台上頗有韻味的木製候車椅。通霄、通霄、通霄…通宵!今晚通宵黑皮吧!
沒想到通霄站的紀念章,正是以通霄神社為代表…小時候只聽過 "通霄海水浴場" 呀!等一下就來看看神社吧!
踏查日期:2011年7月31日
通霄神社
常看日劇或日本卡漫的網友一定都有印象,許多神社都蓋在清幽的山頭上,所以,卡漫裡經常可以看到學生的社團集訓,利用神社前的階梯練習跑步或蹲跳的場景。
一般來講神社正前方的路或階梯稱為「表參道」,就是指正門的參拜路線,以前的人必須以恭敬的心,拾級而上才能抵神社。不過現在當然已經開闢了S形的馬路可以輕鬆上山囉! 至於步行的網友,若從通霄火車站前往,也只需走550公尺即可抵達哦!
這是神社前的鳥居。照片前方,及中間遊客站立處的柏遊路為S形的馬路,也就是將參道切成三段。
通霄神社整個很有爭議,因為有不少網友認為古蹟修復得亂七八糟,比如只添了幾個新的石燈籠便了事,緊要的社務所卻沒經費修復;但也有網友覺得此神社未必符合古蹟保護法裡歷史、文化價值的標準…。不管怎樣,我覺得反正台灣也剩沒有幾座神社,而日本治台達50年,也是很長的一段台灣歷史,保留下那段歷史的建築,就是值得看的古蹟,所以是純粹以欣賞的角度來參觀的。
失去古韻、新得很誇張的石燈籠。
主殿、幣殿已經拆毀,僅存基台;照片中的拜殿則在戰後被改為閩南式建築外觀,並改名為「通霄忠烈祠」,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。(因為有新的用途所以才得以保留下來吧。)
社務所保留相當完整,希望能修復、清理、開放參觀。
社務所下方的參道旁,另有一棟昔日神社的休憩所,也但願能夠修復啊!
昔日上山參拜與下山所見的景色,可就是這種感覺?
踏查日期:2011年7月31日